幼儿教师如何向家长传递科学育儿知识,以改变家长观念 | ||||||||
|
||||||||
幼儿教师和家长是幼儿教育中的核心人物,两者是互相平等的。家庭、幼儿园应共同努力,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,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。《3-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中为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 特点提供了更加具体、可操作的依据和指导。贯彻落实《指南》是普及科学育儿知识,防止和克服“小学化”倾向的有效手段。近些年,广大家长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,但普遍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引导,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各种商业性宣传的误导,社会上信息不对 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,很多家长牺牲了孩子快乐的童年生活,给孩子报一个或多个特长班,盲目追求“提前学习” “超前教育”“拔苗助长”,这样会让幼儿“伤”在起跑线上。《指南》的出台,为广大家长科学育儿提供了权威性的参考和指导,也会转变广大家长的教育观念,提高科学育儿能力。 在日常工作中,幼儿教师和家长应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.交流,可以利用一切机会与家长一起探讨育儿知识。我在工作中会利用家长接送幼儿时段.家长开放日.家长会.教学成果展示会.大型集体活动等,和家长聊一些幼儿在园表现情况,同事也能了解一些幼儿在家的情况。我们平时还利用班级网站.飞信.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向家长传递科学育儿知识,传授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理念等。 家园沟通时,作为幼儿老师, 首先要尊重家长。我们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,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,要耐心、虚心、诚心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;其次要肯定孩子。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,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,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,采用多鼓励多表扬的方法,如“你真棒!你真行!老师喜欢你!”这种赏识性的行为和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孩子继续努力的心理。 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,教师应该用平和的语气,委婉的态度,一分为二的观点与家长交流。可以先向家长介绍一些孩子的优点,再说孩子不足之处或需要改正的地方,这样,容易便于家长接受。因为在父母的眼中,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棒的。 相信幼儿在家长和老师正确引导下,在爱的呵护下,一定会健康快乐的成长!
|
||||||||
|
![]()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