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手足口的症状与治疗 | ||||||||
|
||||||||
家长如何在早期发现手足口病?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,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,潜伏期一般为2-7天,初期症状主要是发热,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,个别患者会有心肌炎、肺水肿、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。 其症状为患儿口腔内颊部、舌、软腭、硬腭、口唇内侧、手足心、肘、膝、臀部和前阴等部位,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、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。疹子不像蚊虫咬、不像药物疹、不像口唇牙龈疱疹、不像水痘所以又称“四不像”,而临床上更有不痛、不痒、不结痂、不结疤的“四不”特征。 凡是有以上相关症状家长要警惕手足口的可能,及时就医。 手足口病真的很可怕吗? 手足口近几年发病率相对高,但它不是一个新病,是一个老的常见的传染性疾病。 手足口病属于常见病、多发病,EV71感染往年在北京也有,医院都有丰富的救治经验。只要及时发现治疗是很快可以康复的。家长不必担心。 手足口病常通过什么来传播的? 手足口病常通过患病幼儿的玩具、餐具以及日常用品传播,容易在幼儿园中造成小范围流行。 手足口病患者、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,发病第1周传染性最强。病毒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。例如,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,可以飞沫形式,经呼吸道感染新的易感者;唾液、疱疹液、粪便中的病毒可经手或借助被污染的毛巾、手绢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以及床上用品、内衣等,经口传播给他人;与患者同居一室易被感染;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也可感染手足口病。 预防手足口家长需要做到哪些? 要预防手足口病,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: 1、是要做好疫情报告,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对疫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,防止疾病蔓延扩散。 2、是托幼等单位做好晨间体检,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。 3、是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、玩具、食具、桌椅等应消毒处理,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%漂白粉浸泡消毒,衣物置阳光下暴晒,室内保持通风换气。 4、是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,减少被感染机会。 5、是教育宝宝坚持饭前便后勤洗手,可有效预防病从口入。 |
||||||||
|
![]()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