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识 | ||||||||
|
||||||||
一、新冠肺炎的主要的症状和表现是什么? 潜伏期1-14天,多为3-7天。 以发热、干咳、乏力为主要表现。部分患者以嗅觉、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,少数患者伴有鼻塞、流涕、咽痛、结膜炎、肌痛和腹泻等症状。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低热、轻微乏力、嗅觉及味觉障碍等,无肺炎表现。 少数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无明显临床症状。感染“德尔塔”变异株的患者,早期发烧症状比例较低,很多患者仅表现为乏力、嗅觉障碍、轻度肌肉酸痛等。感染“奥密克戎”变异株后,感染者症状相对较轻。 基于人群的观察性研究也表明,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到医院就诊、住院以及重症的风险与其他毒株感染者相比均明显降低。主要症状是发热、干咳、喉咙痛、头痛、乏力、鼻塞等。
二、新冠肺炎对健康有哪些危害? 新冠肺炎不同于普通的感冒和流感,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大多数人会出现肺炎,且重症比例高于流感,而感冒和流感患者只有在治疗不及时或极个别情况下才会出现肺炎。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,目前对其研究和认识还在不断深入,可以确定的是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比流感强,容易造成人际传播,由于人群对它普遍缺乏免疫力,在人群密集场所极易暴发流行。此外,新冠肺炎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,只要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,随时存在流行的风险。
三、新冠肺炎的传染源是什么? 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。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,发病前 1-2 天和发病初期的传染性相对较强。
四、新冠肺炎“德尔塔”变异株和“奥密克戎”变异株的传播途径有哪些?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。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。
五、面对新出现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,公众在日常生活工作中,需要注意哪些? 1.保持良好卫生习惯,勤洗手、勤通风。 2.增强体质和免疫力,均衡饮食、适量运动、作息规律,避免产生过度疲劳。 3.保持安全的饮食习惯。避免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动物或活牲畜家禽。煮熟食物,不可吃生冷食物。 4.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,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;劝阻重点疫区的亲朋好友,推迟来访。 5.有干咳、头疼、发热、乏力、呼吸困难等症状时,请及时就医。 6.正确佩戴口罩。到室内公共场所或人流密集的地方请佩戴口罩,4至5小时更换一次为宜;注意个人卫生。佩戴口罩的步骤:戴前摘后要洗手。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,正面应该朝外,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。紧贴面部,避免漏气。用手指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,使口罩上端能够紧贴鼻梁。然后向下拉伸口罩,使口罩不留褶皱,更好覆盖鼻子、嘴巴。通过口罩的耳带或头带摘取,避免触摸口罩面外部。 7.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,每次20-30分钟。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,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。不随地吐痰,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肘遮掩口鼻。
|
||||||||
|
![]() ![]() |